最近,笔者偶而看到北京大学李赋宁教授的一篇文章(《商务印书馆与我国现代化同步》,载《商务印书馆一百年》1998年版,1997年曾在《中华读书报》上刊出),文中谈到他学习英语,读过奚若译的《天方夜谈》的经历时说:“近年来我偶然翻阅解放后出版的北平图书馆、上海图书馆和重庆图书馆藏1911-1949年国内出版的世界文学名著中文译本(目录?),方知奚若是伍光建的笔名之一。”此事,我是第一次看到,觉得十分新奇。便把《民国时期总书目外国文学卷》找来核对。果然不错,该书第28页在《天方夜谈》(奚若译,商务1906年版)一书后的编者说明中提到“译者奚若原名伍光建”。由此知道这一信息是由该书传出的。
翻译《天方夜谈》并非始于奚若,据《中国近代文学大系·翻译文学卷》第3卷的介绍,此书的早期译文,是1903年7月发表于几位留日学生?翼?、杨廷栋等人在上海办的《大陆报》上,篇名是《渔翁故事》(译者未署名)。不过,正式成册出版的却是奚若翻译,后由商务收于《说部丛书》第一集首次出版的《天方夜谈》(选译本,收故事50篇)。饶有兴味的是,此书后来受到在商务工作的作家叶绍钧(圣陶)的重视。叶先生说:“这个译本运用古文,非常纯熟而不流入迂腐;气韵渊雅;造句时有新铸而不觉生硬,止见爽利;我们认为(是)一种很好的翻译小说。”又说“我们如其欲欣赏古文,与其选取某派某宗的古文选集,还不如读几部用古文而且译得很好的翻译小说。”因此后来由叶先生加上序言和注释,于1924年重新由商务出版;不久又列入《万有文库》第一集和《新学制中学国语文科补充读本》多次重印,在文学界颇有影响。
说到这里人们会问,奚若是伍光建的笔名吗?回答是否定的。
伍光建的哲嗣伍蠡甫先生1982年写过一篇回忆文章《伍光建与商务印书馆》,伍氏的次女伍季真1992年写了《回忆前辈翻译家、先父伍光建》的文章(载《上海文史资料选辑》第69辑),均未提到此事。前几天,我便请教了北图曾参加编写《民国时期总书目》的一位负责的老专家,据他回忆,他们的根据可能是北图自己积累的作译者卡片。这样看来,《民国时期总书目》并无充足的依据。
那么,奚若是何许人呢?先让我们看看当时奚若译书的有关情况。
由于此书是商务出版的,我翻阅了《涵芬楼新书分类总目》(商务,民国初年版),查到了在1904-06年间,奚若还翻译过其他几种文学译作,书名如下: 1、《大复仇》(英)柯南道尔著元和奚若、黄人译小说林社1904年版1册 2、《爱河潮》(英)哈葛德著元和奚若、许毅译小说林社1905年版3册 3、《秘密海岛》(法国)焦士威奴著元和奚若等译小说林社1906年版1册 4、《马丁休脱侦探案》(英国)玛利孙著元和奚若译小说林社1906年版3册
大家知道,清末,作译者出书时有一个习惯,常常把籍贯写在署名前面,如闽县林纾等。从上面的署名可以看出,译者奚若是江苏元和(即吴县)人,与广东新会伍光建毫无关系(何况伍光建的译文是白话,而奚若的译文用的是古文,也有区别)。
我们又查到了以下奚若的其他译作,其中有: 昆虫学举偶(美)祁天锡著元和奚伯绶述美华书馆1904年初版 最新中学教科书动物学(美)白纳著黄英译述奚若校,商务1905年5月初版 最新中学计学教科书(美国)罗林氏著奚若译徐仁镜等校,商务1906年1月初版 植物学教科书(美)胡尔德著奚若、蒋维乔译商务1907年版 世界新舆图元和奚若编,1909年11月商务版(现藏浙江海盐张元济图书馆) 华英会话文件辞典奚若编商务1910年版
这说明,奚若不仅译文学作品,也编译学校教材和辞书,因此我们想到他会不会是出版社,如商务编译所的编辑?查了一下旧商务的老编辑蒋维乔的《日记》(载《商务印书馆馆史资料》第46期),果然发现从1904年10月前后,奚和蒋是编译所的同事,而且,1905年正月22日,“晚与杜亚泉君、杜就田君、奚伯绶君纵谈理科”(《日记》)。又提到:1906年前后蒋曾与奚伯缓(后署奚若)合译《植物学》。据蒋维乔的记述,他们曾同租一屋,交往很多。在编译所的初期,奚主要编译中学教材,也参与过《绣像小说》的翻译工作。不久,我们又在老编辑郑贞文的回忆文章中找到了有关线索。郑贞文提供了一份1908年的编译所集会名单,其中,奚若的名字就清楚地排在杂纂部长徐珂的后面(见《商务印书馆九十年》20l页)。由此可知,奚若已在编译所任职多年了。从他编辑理科教材、地图和编译英文辞典的情况,可以判断他此时大约是博物理化部的编辑。另外,在张元济的《日记》(商务版)上册1912年6月3日条还看到: 六月三日栏:5月18日奚伯翁陆续取去增补英华大辞典应用各书。 六月五日栏:奚伯绶增补大辞典,每礼拜五日,每日三钟(点),拟月送100元。
据回忆,当时编译所的练习生底薪每月8元,像沈雁冰那样的大学肄业的年轻编辑底薪24元,一般编辑40元,高级编辑一般100元。奚若此时加工辞书稿,每月送100元,可说是一位有身份的高级编辑了。我们在《张元济年谱》里看到:1912年6月8日在股东会议上,奚伯缓与夏瑞芳、张元济、鲍咸昌、印有模、郑孝胥、王之仁等七人当选为新一届董事(105页)。从张元济(1867-1959)当时称呼他为“奚伯翁”来看,估计他已有40-50岁。